建立考核制度:根據(jù)考核結果決定獎罰和任免,體現(xiàn)獎優(yōu)罰劣的原則
事前計劃:首先確定目標成本,遵循目標成本可分解原則,建議由施工隊根據(jù)圖紙、設計說明、合同及現(xiàn)場勘測測算實物量(工程量),由項目管理中心及計劃控制部對提供的實物量進行審核,并根據(jù)實際情況由三方確定合理損耗率。確認的項目工程總量。
在項目開工前,在保證工程質量和滿足合同要求的前提下,選定合理的施工方案,安排工程進度。根據(jù)施工方案及工程進度,提交給計劃控制部總的合同材料采購申請單,并制定每期(按月或季為一期)的材料采購計劃,做到心中有數(shù)。
施工隊所提交的工程量清單,需列清明細及說明。對構成實物量的責任區(qū)域明確測算到分項、分棟、分層,便于將局部控制和總體控制統(tǒng)一起來。見附件
計劃控制部根據(jù)項目管理中心提交的按施工進度計劃,確定每個項目月、季成本計劃和項目總成本計劃,作為控制施工過程生產成本的依據(jù)。
事后分析:事后分析是下一個循環(huán)周期事前科學預測的開始,是成本控制工作的繼續(xù)。在堅持每月每季度綜合分析的基礎上,采取回頭看的方法,及時檢查、分析、修正、補充,以達到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目標。建立相應考核制度,對成本管理相關責任部、人員及施工隊進行考核,考核的重點是完成工作量、材料使用費兩大指標。